(相關資料圖)
1848年以前,中國的茶在國際貿易市場上保持順差,牢牢攢著話語權。東印度公司曾試圖尋求管道引種,沒想到到手的種子不是被煮熟的、就是被毒死無法發(fā)芽的。直到羅伯特·福瓊喬裝打扮,從安徽和武夷山拐走大量茶苗和靠譜的種子,才打破中國把持茶葉資源的貿易僵局。據《東華續(xù)錄》的記載,在洋人還不懂種茶的時代,中國茶不管品質高低,一擔隨便都有五六十兩到七八十兩的賣價,還可附加百分之五的出口稅。
18世紀中葉以來,國際茶葉貿易以紅茶為主流,市場需求量大。福瓊說,當喝茶變成英國和殖民地人們生活必需時,大規(guī)模、成本低廉的茶葉生產就不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了。1870年后,英國開始將茶葉貿易的注意力轉向其殖民地印度,逐步降低對中國茶葉的貿易依賴。而同一時期,中國對美的綠茶市場,也因質量參差,被日本趁亂劫走。中國綠茶外銷涼涼了,而國際市場對紅茶的熱情依舊不減。窮則思變,“綠轉紅”似乎成為中國茶發(fā)展不可逆的唯一選擇。
這時候,還能在印度紅茶、錫蘭紅茶的夾縫中逆襲的,大概僅剩祁門紅茶了。
中國紅茶的逆襲
在中國茶的歷史長河中,祁門紅茶的位置是很尷尬的。1875年創(chuàng)制至今還不滿一個半世紀,非但沒有動輒千年的典故可以依托,而其因應商貿而生的背景,與避談商利、清高自守的傳統(tǒng)文人形象,似乎也有一絲違和。
說白了,祁紅的發(fā)展并沒有太多的文人雅趣,而是來自于貿易市場的需要,完全從商業(yè)角度出發(fā),還經歷過茶農、茶商、洋行之間的爾虞我詐。吳覺農先生在《祁門紅茶復興計劃》中提到:洋商操縱祁紅的價格,每年最早運達上海的祁紅價格極高,過兩日即下跌三成,再過兩日茶價已不足一半,不僅定價隨洋商所欲,行業(yè)內還有“吃磅”的慣例,不論茶的品質如何,出貨時必須多給2.5%至4%不等的補貼,且這種盤剝并不僅止于洋商,茶棧、茶號、茶農之間也存在著大魚吃小魚的關系。——這和中國傳統(tǒng)茶飲慣以文人小情趣聞名的設定壓根相反,還多了幾分庸俗的氣息。
庸俗與入世救贖或許是一體兩面,祁紅一反中國茶含蓄內斂的高冷氣質,為中國紅茶的發(fā)展立下一塊嶄新的里程碑,靠著高揚的香氣走出國門,拿下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金質獎章,和印度大吉嶺、錫蘭烏瓦并稱世界三大高香紅茶。